网站首页  部门概况  党建工作  干部人才  专题学习  学习借鉴  下载专区  政策文件  学校首页  组织部首页 
党建研究
 党建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党建研究>>正文

初心使命的历史意蕴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2日  作者:   来源:学习时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忘历史、不忘初心。因此,如果我们从历史角度,包括从历史背景、历史文献和历史实践等多维的历史视野,去深刻把握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意蕴,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领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从历史背景和历史要求看党的初心使命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开始了一段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我们的前途在哪里?这是近代中国的天问。当时的困境,被马克思称之为“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要反对帝国主义,但不能反对近代文明。近代中国和西方的斗争,从道义上来讲,是侵略与反侵略的矛盾;而从文明上来讲,却是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矛盾。这种矛盾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

当时中国的社会局势错综复杂。一方面,随着国门的洞开,资本主义逐步发展,近代文明缓慢成长;另一方面,封建土地所有制仍然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封建思想依然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官僚专制统治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这种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也决定了当时中国的双重历史任务——救亡与进步。既要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又要反对封建主义,争取人民幸福。而救亡是摆在首位的,但救亡不是救封建专制统治之亡。两者之间的关系要统筹把握好,这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显然是难上加难的事。正因此,近代中国,无论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的胜利,终于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所在,深受鼓舞,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就这样历史地落到了由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的中国共产党身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形成的历史背景。

从历史文献和历史依据看党的初心使命

深刻认识初心,就要研读共产党建党时的历史资料、文字记载,从党纲、宣言、决议中寻找依据,从早期共产党员的历史文献中寻找初心的印记。

1920年6月,上海早期党组织成立时,就起草了第一个党章草案。当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李大钊在北京起草了一个党纲。到党的一大召开之前,已经有了7个版本的党纲草案。党的一大上成立了党纲起草委员会,最后在南湖的红船上通过了一大党纲。一大党纲,和之前7个版本的党纲草案核心内容基本上一致,就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李大钊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等文章中,清楚地表达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解放的核心建党思想,这些建党思想蕴涵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深刻意蕴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是理想信念。“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早期共产党人参加革命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在地下革命斗争时期,共产党员随时有牺牲的危险——“早上从这扇门出去,晚上不知道是否能从这扇门回来”。他们当中未必每个人都能想到建党90多年后,中国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但他们一定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如陈参一将自己改名为陈望道,将两个弟弟分别改名为陈伸道、陈致道。

第二是为民情怀。初心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共产党人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为了民族,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李大钊曾痛心地写道,“民生益沦于涂炭”“吾惟哀吾民而已矣”“农失其田,工失其业,商失其源,父母兄弟妻子离散茕焉,不得安其居”。参加完党的一大回济南后,王瑞俊写下一首诗,其中有“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语,并将自己改名为王尽美。

第三是奋斗精神。共产党人的初心印有鲜明的奋斗本色。早期共产党人白手起家,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谈何容易?陈独秀在《研究室与监狱》一文中,号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李大钊则在《晨钟报》的创刊号上热情赞颂“青年不死,即中华不亡”。

从历史实践和历史发展看党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史。

中国共产党自从确立了伟大理想,明确了伟大目标,百年来的艰难探索,始终是本着这个初心在艰苦奋斗,朝着这个目标在奋勇前进,这条历史脉络不免曲折但十分清晰。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恢复国民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从加入WTO到发起“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朝着当初的伟大目标奋力砥砺前行。这当中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走了一些弯路,但都是本着同样的初心、朝着同样的目标而进行的不懈奋斗。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丰富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更好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通过多维视野去理解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意蕴,我们可以看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要求和历史使命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底蕴。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坚持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基因。

责任编辑:谷士欣



 
上一条: 毛泽东:善读“无字天书”
下一条: 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36号   电话:(86-0731)88872409
  登录后台